你在找禾下乘凉梦,一稻一人生作文吗?这里小编给你整理好了一些,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
1、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
5月22日,一位91岁的老人走了。
湖南长沙,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楼前,三捧青翠的稻束静静矗立。不知是谁,采下老人毕生为之奋斗的梦,向他祭献。
灵车过处,人们夹道相送;
汽笛声声,祝他一路走好。
一颗稻种,填得满天下粮仓。
千言万语,道不尽一生故事。
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,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,一辈子躬耕田野,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。
老百姓把袁隆平刻进自己心里。
君似雁随阳,为民谋稻粱
袁隆平逝世后,人们悼念的文辞中有这样一个热词——国士。何为国士?谓其“才德盖一国”,抑或“一国勇力之士”?用在袁老身上恐怕都不能概其全貌。因为还有对人民、家国、民族的责任和爱。
2019年9月17日,袁隆平被授予“共和国勋章”。当天,他还在试验田里查看杂交水稻生长情况。行动不便后,湖南省农科院在他的住宅旁辟出一块试验田,他在家里就能看见水稻。
当双脚无法再踏入稻田中,他的心,仍时刻扎在广袤田野里。
是什么让他对稻田如此眷恋?
“一条大河波浪宽,风吹稻花香两岸……”1956年上映的电影《上甘岭》中,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在异国他乡的坑道里,唱起《我的祖国》。
稻浪飘香,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思恋,对温暖的念想,对和平的向往。
那一年,26岁的袁隆平开始了农学试验。不久后,他的研究从红薯育种转向水稻育种。这一转身,改变了他的一生,也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存境遇。
一部中华民族史,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。挨饿,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。新中国成立前,少年袁隆平,因路遇饿殍,而立志学农。
“让所有人远离饥饿”,一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,让袁隆平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逐。
“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,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,不让老百姓挨饿。”1953年,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,袁隆平立下誓言。蓬勃向上的新中国给袁隆平提供了践行农业报国誓言的广阔舞台。日益强盛的祖国就是他躬耕科研的沃土。1984年,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,“国家下拨的第一笔经费就高达500万元。”袁隆平回忆,中心因此迅速建起了温室和气候室,配置了200多台仪器。
回望袁老一生,宏愿并非一时头脑发热,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。
这是一条艰辛求索的路。质疑、失败、挫折,如家常便饭;误解、反对、诋毁,曾如影随形。
他默不作声,背上腊肉,转乘几日火车,去云南、海南、广东,重复一场又一场试验。
为稻种追寻温度与阳光,就像候鸟追着太阳!
粮稳,则天下安。水稻种植是应用科学。对科学家袁隆平而言,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无上——技术手段不断更迭,但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是丰收。
近年,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.4亿亩,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。中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界证明,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养活14亿人民。
“国士在,且厚,不可当也。”
2、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
袁隆平,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,世界公认”杂交水稻之父“;”袁隆平股“,中国股市惟一的一支以人名为名的绩优股。然而,我们第一眼看见我们的这位校友,第一印象是:这个人太普通了,普通得有点儿像从某个山村里走出来的一个农民!你看他肤色是那么的黝黑,身材是那么的精瘦,皱纹是那么的深刻。
记得有一次,一家画报刊登他的照片,编辑先生竟在照片下面给误配了”农民获得丰收后的喜悦“的文字。这虽然是出版界一个不大不小的事故,但也说明:袁隆平,他太像一个农民了。他走在大街上,的确是属于很快会被淹没在人海中的那种人。
”谈杂交水稻“,这是袁隆平来母校为我们所作报告的题目。这个题目似乎也十分普通,没有什么修辞的运用,更没有任何学术的卖弄。但我们深深地知道,在这个看似普通的题目的背后,有着太多的不普通。
1978年,袁隆平和他一家7口,挤在两间用木板从澡堂隔出的潮湿发霉的小屋里,还要不时承受”不安心教学,专想歪门邪道“的冷嘲热讽。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,他的杂交水稻研究终于取得决定性成果。这一切,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吗?
我们手捧着鲜花簇拥着袁隆平,并一齐涌向他主讲的报告厅,我们如此热情,一点也不比我们追逐心目中最红的明星差。我们知道,我们也许并不能完全听懂他所要讲的”杂交水稻“,但我们会用我们的心去感悟大师所说的每一句话。
他开场的第一句话是:”我只是个普通人……“
够了,我们哪怕听懂的只有这一句话,就已经够了!我们从袁隆平身上,懂得了平凡与伟大的关系。
这也是校友袁隆平给我们的最主要感受,的确这就够了。
3、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
“我是洞庭湖的麻雀,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。”
5月22日下午,灵车缓缓驶出医院。长沙宽阔的主干道上,许多车停下来鸣笛致意,人们涌上街头,齐声呼喊:“袁老,一路走好!”
此时此刻,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网络上写下:“一生修道杂交稻,万家食粮中国粮。我敬爱的大师千古!”
反饥饿,不仅是中国人的斗争,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斗争。世界粮食计划署最新发布的《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》显示,2020年在55个国家/地区内至少有1.55亿人陷入“危机”级别或更为严重的突发粮食不安全状况。
面对全球粮食危机,我们无法置身事外,不能无动于衷。
海外人士说,这位老人研究的,是根除饥饿的“东方魔稻”。
如今,“东方魔稻”,在全球40余个国家种植超过800万公顷。
2010年,时任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总干事乔塞特·希兰写道:人们问我为什么如此有信心可以在我们这一代消除饥饿,中国就是我的回答。
2017年2月,《自然·植物》杂志发文认为,中国的水稻生物学、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引领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。
一位科研工作者,为何有超越国界的魅力、领先世界的技艺?
当你看见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的新版货币,你会更加理解——货币图案是杂交水稻,它让这个曾有200万人面临饥荒的国家,结束了进口大米的历史。
杂交水稻,成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“中国方案”。让全世界吃饱饭,是中国农业科学家科学精神的诠释,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注解。
发展杂交水稻,造福世界人民——这是袁隆平毕生的夙愿。
他说:“我是洞庭湖的麻雀,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。”
他,做到了!
4、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
袁隆平先生走了。
那个凭借一己之力养活了中国亿万同胞,
用一只手托起中国粮食安全的伟人走了。
袁老走的很突然,很突然。
甚至说前些天里还报道了袁老在海南试验田的烈日下研究的新闻,而今天,噩耗却卷席着乱风暴雨令人措手不及的到来了……
可以说,没有袁隆平先生就没有中国的今天。
中国为什么敢于在粮食方面的关税与美国抗争到底?
中国为什么在疫情时期在别的国家粮食纷纷告急的时候丝毫不慌?
而中国又为什么从未因为粮食发愁?
因为,有他。
中国,用着不到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养活的将近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!
有人统计过,中国人一天消耗的粮食将近177吨!
什么概念?如果用中型货车装载,车与车首尾相连相当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!
远的不说,谈谈近的。
三年自然灾害,就因为没有粮食,据不完全统计,三年,将近饿死了1000万人!这还仅仅是最保守的说法。
而60年代我们有多少人口?6亿左右。
将近六十分之一的人倒在了那个人与粮食战斗的战场上!
而现在的我们,早已经忘记了饥饿的滋味,认为吃饱饭是天经地义的事。甚至每天最操心的事情不是如何填饱肚子,而是怎么把身上的赘肉给减下去。
就像那句看起来像矫揉造作的话所说的“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”。
我并没有见过袁隆平先生,对于他的了解也仅限于课本和网络。
但是,这些都无法阻挡他成为我内心中的英雄。
还记得,书中对袁隆平先生的介绍是(1930至今)但是,今天以后它将会变成(1930-2021)……
而以后孩子们书本上写的不再会是“袁隆平院士还在田中奉献”而是“袁隆平院士享年91岁”……
以后的孩子们再也不会听到那个与时俱进的老人家幽默的话语,再也不会见到他在会议中慈祥而又认真的面容,再也不会……
人生的悲伤莫过于见证一位伟人的逝去……
今日袁老走了,但他的精神永远和中华民族融在一起,成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之一。
正如2004年《感动中国》给袁隆平的颁奖词曾写道:
“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。
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,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;
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,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,淡泊名利,一介农夫,播撒智慧,收获富足。
他毕生的梦想,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。”
感谢袁老,一路走好!
就像网友说的:
从泥土里来,到白云中去……
您未完成的事业,就交给我们后人吧!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