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面楚歌,是中国最为经典的成语,用来形容身处危机,孤立无援的窘困境地。四面楚歌这个成语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其中“项王军壁垓上,兵少食尽,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。夜间汉军四面皆楚歌,项王乃大惊,曰:‘汉皆已得楚乎?是何楚人之多也。’”这是是发生在楚汉之争的最后时间段内的垓下之战。
在垓下之战四面楚歌前些年,刘邦就和项羽已经协定好了以鸿沟为界作为两方的边界,二分天下互不侵扰,但是随着后来项羽的势力逐渐削弱,而刘邦则是势力大增,账下谋士更是进言,应该现在趁项羽势微的时候一举歼灭他而后统一天下,于是刘邦便派兵围攻项羽,将项羽的军队赶到了垓下,项羽的军队被打得七零八落,而且士气损伤巨大,粮食补给短缺。
更是在夜晚的时候听到围攻项羽军队的汉军军队传来的楚国的歌声,心中难免大惊,误以为刘邦已经尽数征服了楚地,而楚军士兵也因为疲于战争,此时汉军军营里面楚歌四起,其声之凄凄,回荡之不绝,思乡之切切,大部门士兵投降归顺,而项羽也仅率领众骑逃至乌江,感慨时不与我: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,骓不逝兮可奈何,虞兮虞兮奈若何。心想着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便自刎于江边。
一代枭雄便就此了结殒命,可惜可叹,后来后世便用四面楚歌来形容人已经到了绝境,形势对于自己来讲是十分危急,无法扭转了,也是因为有了西楚霸王的亲身事迹的故事,四面楚歌更是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史诗级意义,成就了这个经典的成语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