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日之计在于晨”,这句话切实的贴合立春节气了。立春,它是二十四节气首位,它是春天到来的标志,它是为万物复苏、万物生长的象征。立春,寓意是春天开始的意思,是点亮春天的意思。下面和小编一起来学习,“24节气立春的特点和风俗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民俗”的相关内容。
一、24节气立春的特点和风俗
(1)立春的特点是气温回升、风和日暖。
立春反映着季节的更替,标志着万物冬眠的冬天已经过去,开始进入风和日暖、万物复苏的春天。立春正是阳气初生之时,万物到了立春,渐次复苏。立春的时候,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南一带,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,南北跨度大,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。
(2)二十四节气之立春民俗
1、迎春
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,事先必须做好准备,进行预演,俗称演春。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。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,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。立春后,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,喜欢外出游春,俗称出城探春、踏春,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。
2、咬春
立春日吃春饼称为“咬春”。中国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,既为防病,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。唐《四时宝镜》记载:“立春,食芦、春饼、生菜,号‘菜盘'。”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、吃春饼了。
3、送春
立春这天,民间艺人会制作许多小泥牛,称为“春牛”,送往各家各户,谓之“送春”。也有的地方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,黄色代表土地,春牛代表农事。
4、吃春饼、春卷
立春这一天,潮汕民间还有吃春饼、春卷一俗。据《四时宝鉴》说:“立春日春饼、生菜,号春盘。”春饼是以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,以豆芽、韭黄、粉丝等炒成的合菜作馅儿包着食用。春饼的特点是薄而软,形状根据各人的喜好可大可小。
5、贴宜春字画
春天到了,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,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。据记载:立春日,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,字称“宜春字”,画称“宜春画”。
6、籍田礼
古代在立春日举行的籍田礼,籍田的内容包涵有对地母的祈求。在籍田仪式后聚饮,这是后世“团拜”和“贺年”的一种雏型的仪俗。搬家择日的正确方法,搬家宜忌。
7、鞭春牛
又称鞭土牛,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,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,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,以抢得牛头为吉利。
8、糊春牛
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,按传统的作法,由县政府(县衙)聘请纸扎能手好匠,于立春前到县城聚会,精心制作春牛图像。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,用春木做腿,再糊上纸,涂上颜料,一个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。俗谓糊上红黄色的纸多,当年就“五谷丰收”;糊上黑色纸,当年收成不好。所以知县安排多用红黄纸,以得民心。春牛糊好后,举行开光点睛仪式,即设立香案,顶礼朝拜。
“立春”到来的这一天,家家户户燃放鞭炮,喜迎春天。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,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美,如何一个春雷敲响了大自然的生物钟,万物也从鞭炮声中苏醒,小草摇晃着脑袋,清醒一下春困;树木随风摆动,伸伸懒腰开始抽芽似的生长。立春后,万物复苏,风景美如画卷,春景是一年最美最朝气的风景。
以上就是关于“24节气立春的特点和风俗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民俗”的相关内容,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,就上十号生活(shhxbk.com)。
评论